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百度处理     |      2021-11-20 16:16

  来看,你的社群很难生存。

   我们在构建付费社群时,一定要问自己3个问题:

   (1)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有虚拟化的免费服务?——有,我们好在哪里?

   (2)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有线下的付费服务?——有,我们好在哪里?

   (3)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有同类的社群服务?——有,我们好在哪里?

   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做市场调研就成立了付费社群,他们的逻辑是既然别人能做付费社群,那么我也应该做一个,这是收割粉丝信任做流量变现的短期行为。

   比如我们运营了两个付费社群,一个秋叶PPT学员群,一个是知识IP大本营社群,我们在运营前对比了很多服务,确信我们有自己的核心价值。

   秋叶PPT学员群,规模以万人计,保持相对低的活跃度,但是我们持续提供口碑极佳的在线课程及免费升级服务,在线答疑服务,在线作业批改服务,在线免费训练营服务。随着我们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一些服务甚至可以考虑单独分解出来收费,如21天在线训练营。另外,秋叶PPT其实是通过产品收费,然后为用户建立一个学习群。

   知识IP大本营社群,规模控制得很小,保持相对高的活跃度,我们提供的IP会诊、IP爆款事件分享、IP内容平台对接,在深度和效率上都是业内最贴近知识IP一线脉搏的。要想了解这个生态圈的动向,来知识IP大本营显然是一个好的选择。而IP大本营是直接社群收费,然后在社群里为大家提供各种服务。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各种学习型社群其实是泛滥的,对于不了解你的用户而言,收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还不如通过有品质的产品说话。而知识IP大本营的稀缺性是独一无二的,门槛很高,直接收费只是门槛之一。

   优质社群要有一定的高门槛。付费社群可以通过设立规则对成员进行筛选,这样就可以通过价格这个门槛相对精准地筛选出同一类人群,让行为模式、生活背景、价值观比较接近的人聚集在一起。同样背景的一群人反而更能建立同伴环境,也更容易吸引同类人加入,得到更多认可。

   新东方前名师、畅销书作家李笑来做过一个有趣的尝试。李笑来老师也建立了一个付费学习社群,里面的人都在努力进步,互相学习互相取暖。李笑来老师的新书《七年就是一辈子》,不但不论册卖,还不能一次性买下,他提出一种神奇的定价方式——2555元/年。

   对入群者的收费是关键一环,“在我眼里2555元的年费是一个过滤器,它起码筛选了两种人:肯付费的人、能付费的人。”

   肯为知识付费和反之的两类人学习能力其实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通过两道筛选,就会集结一群有共性的人,这样的人甚至愿意付费认识同类。

   最后的结果是:预售结束,一个月时间里有1700多人购买。

   当然,收费以后必然带来巨大的运营压力,这就是另外一个挑战了。

  4.2.2 把免费社群升级到付费社群有哪些关键信号

   很多社群想把免费社群直接升级成为付费社群,这条路是非常困难的。好的做法是在免费社群里导流愿意付费的人,再去建一个付费群,而不是把免费社群变成付费群。

   成立免费社群门槛很低,只需以下3点。

   (1)核心运营者自带光环,愿意输出,引发群员的喜欢;

   (2)提供门槛,只允许价值认同的优秀群员加入社群;

   (3)加入社群后有各种系统运营活动,让每个人在社群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先有存在感,再有参与感,最后产生归属感。

   这样不但可以成立社群,而且能很建立打出社群的口碑,大家觉得体验感特别好,觉得比很多收费的社群还实在。社群的核心运营者也就被绑架到了一个道德高地,因为一旦想变成收费的群,很多人会觉得:你变了,原来你所谓的免费付出,不过也是套路,最后还是要收费。很多社群运营者就是过不了这一关压力,犹豫不决。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社群有可能升级到付费社群呢?

   我们认为要从社群的活跃度、社群人才储备、社群运营规模、社群服务策划4个角度来判断。

   首先,这个社群要一直保持着不错的活跃度,大家在群里愿意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形成了某种带亲密感和信任感的文化。这样部分人就愿意组建一个小圈子社群,哪怕付费也好,省得在大群里交流时要顾忌太多人看法,放不开,这是成立付费社群的一个心理动机。

   其次,运营社群要从积极分子里面找到有能力、有时间的助手,这样才能分担运营者的时间压力。对于这种人才,不仅仅是发现苗子就可以了,还需要培养和训练,让其能高效处理社群事务。有了这样的人才储备,我们做社群运营就有了人力资源。

   再次,我们要评估自己过去的能量圈能导入多少人到付费社群,他们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我们合理预期能收多少人,这些收入能否覆盖请助理和做运营的成本,能支撑多少时间……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你就知道你的社群付费模式、运营周期和能请的人力资源数量。如果发现能招收的人太少,或者要依赖外部渠道分销,那么就不建议大张旗鼓做付费搞社群,可以从一个小范围的免费社群做凝聚力、做能量圈开始。

   最后,我们要问一下自己,如果做付费社群,我们的服务到底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请几个大咖来分享就是特色,就是稀缺的?今天的互联网上大咖过剩,愿意付费的学员不够用,免费都不一定能吸引人,为什么你还能收费,还能让别人体验良好?如果你确信你的社群服务内容至少不比同类产品差,而且你进化能力不比别人慢,那么做社群可能是一个好起点。

   如果你组建社群后,如果还能想到如下几个问题如何做,那就是大大的加分项。

   (1)你有没有后续产品可以在社群推广变现?

   (2)你能否借助社群能量帮你传播品牌能量?

   (3)你能否组织优秀社群成员帮你出创意?

   (4)你能否借助社群势能和别人做能量互换?

   如果这4个问题你有肯定的答案,那就不是做付费社群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付费社群。

   从免费社群到付费社群,是势能起点低的人做社群的一个必经之路,你唯一要注意的是付费就好比从社交信任银行里取款,你前期要在免费社群里通过各种运营累积信任度,你的后期付费导流才能成立。

  4.2.3 收费社群的价格应该如何设计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社群招募公告,只需要99元,你就可以和一群爱学习的人天天在一起进步。运营周期有一年的,有半年的,也有28天的,也有21天的。其实很多人定价并没有经过合理测算,他们只是简单参考同类产品价格,然后想当然认为,99元价格不贵,收1000人不难,那也是近10万元啊,两三个人业余时间忙一年,还是很划算。

   这样想的人,忽略了很多成本,最终一定会后悔。除了在本书下节要给大家分享的社群运营现金流成本分解表,还有哪些成本会被很多人忽略呢?

   (1)机会成本。如果这一年时间你不运营社群,而是抓住其他趋势,比如去头条这样的自媒体写作平台好好写流量文章,赚的钱未必比运营社群少,而且花费时间可能更少。

   (2)注意力成本。一旦开始运营社群,社群里的大量沟通会耗费你的碎片时间和大块时间,你的注意力开始越来越多地被社群运营吸引,你的世界会被社群运营中的琐碎工作占据。表面上看你在运营社群,其实是你的社群成员锁死了你的注意力,你丧失了了解更多新事物的能力。

   (3)品牌成本。能组建社群的人多少都有一些公信力,如果社群运营不好,这些公信力或多或少都会被损耗。只是一开始感觉不明显,但是几次不成功的社群运营下来,你会发现你的社群招新能力在下降,即便是老群员也在流失,这就是品牌成本。

   我们建议社群运营价格先要思考你用什么方式收费,是永久免费,还是按年收费,或是按一定周期收费。我们不鼓励永久免费,既然永久免费,那还不如不收费,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回报。有些社群运营者一开始头脑冲动,承诺了永久免费,运营了一段时间,大家新鲜感消退,自己做什么动作都没有效果,跑来问我怎样逐渐降低运营成本,以至于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