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和李彦宏提过这个观点

 百度处理     |      2021-11-27 18:29

  基于上述原因,李彦宏才敢于尝试在招聘不到日文工程师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要继续上这个项目:“百度在中文搜索上使用了很多非常先进的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切词,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对我们进军日本市场会有很好的帮助。”

  曾经有记者问李彦宏:面对不够熟悉的日本市场,你会不会有一种恐惧感,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探索的感觉?

  李彦宏回答:“其实我有一种兴奋感。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创业者,我总是觉得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很兴奋,觉得又有一个大空间可以发展了。我从来都不惧怕陌生的环境。”

  在日文网页搜索开发团队的办公区,PM(产品设计人员)和RD(技术开发人员)背靠背坐在一起,有了问题一转身就能讨论。在大家通力合作下,在日文网页搜索开发过程中,“相关性”的开发速度,竟然比中文网页提高了50%以上。因为要“抓紧时间”,日文的RD工程师虽然原来几乎都不懂日文,就算懂也只停留在“会读假名”阶段,何况日文搜索里那么多介词、助词,难度系数非常大;但是一年后,百度的工程师对日本的新鲜动向就已经轻车熟路了。

  进军日本的理论基础

  在向外界公开进军日本市场的决策前,李彦宏觉得有些问题需要澄清,首先是百度更懂中文的问题。以前,百度一直声称“百度更懂中文”,如今进军日本,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嫌疑:百度不懂日文,是否能做好日语搜索?这样的疑问不仅在外部,甚至在百度内部也存在。

  在2005年百度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中,为了表达百度对中国市场尤为了解,其首页将英文单词“I”在中文中的38种“我”的表达法全部罗列了出来,如“我”、“俺”、“鄙人”等等。“百度更懂中文”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个最初的优势,在百度进军日本市场的时候,却成为巨大羁绊。上市后,百度人力资源规模扩大了许多倍,有这种误解的百度人为数不少。

  事实上,在百度工作超过5年的老百度人,很清楚“百度更懂中文”的内涵——并不仅仅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才能在中国市场做得好,如果那样理解,百度将无法进军日本。

  其实,百度最初的创业团队早就达成共识:百度无论是做网页检索,提升相关性,增大索引量,提高响应速度,还是推出贴吧、知道、MP3等各种新产品,出发点都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百度的成功因素中,作为本土企业、更了解中国文化不能说不是优势之一,但不是关键因素。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百度在一次总监会上特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百度的成功真的是因为更懂中文吗?

  李彦宏首先提出问题:百度在中国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无外乎是两类:第一,中国这个市场很不一样;第二,百度这个公司很不一样。哪一个才是更根本的?如果说百度的成功是因为中国这个市场太特殊了,那百度在走出去的时候就要再谨慎一点,因为这个市场跟其他市场太不一样了。如果说主要原因是百度这个公司太特殊了,那百度就可以相对放心地进入其他市场,因为有很大的希望能够做好。

  “百度更懂中文”的提法与前百度副总裁梁冬有关,当时李彦宏请梁冬给百度做品牌推广,他认为“百度更懂中文”的口号更容易让人接受。其实,早在梁冬之前,也有人和李彦宏提过这个观点,包括李彦宏一些业内的朋友,如李开复。早些时候,李彦宏在一个聚会上见到还在微软的李开复。李开复对搜索引擎很好奇,就过来问李彦宏一些有关搜索引擎的东西,李开复第一句话就说百度中文处理做得太好了,百度对分词和语言的理解比Google做得好。其实,当时百度内部并不觉得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比Google好多少。但是,外界有一种倾向,宁愿相信百度的成功是因为中文特殊,百度更懂得中文。为了避免百度给外界留下这样的印象,李彦宏一直不愿意采用这种说法,最终梁冬说服了他。于是,“百度更懂中文”迅速普及开来,几乎所有人都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说法,并顺理成章地认为这就是百度成功的原因。

  “百度更懂中文”的提法还跟百度上市路演过程中强调的百度优势有关。2005年百度上市前夕,要给投资人准备有关资料。此时,百度的市场份额虽然已经是第一了,但是远不如2006年以后高,地位也远不如2006年以后稳固,投资者对百度还是有各种各样疑问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认为,讲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最容易说服投资者,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市场。所以,百度做路演、见投资者时,跟他们解释为什么百度是No.1时,主要讲“百度更懂中国”、“百度更懂中文”,强调百度所处的市场跟美国市场不一样。这样说多了之后,很多员工也就形成这样的看法了。

  实际上,百度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考虑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东西,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够让用户更快、更容易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所谓“百度更懂中文”,不过是一种说服投资者的策略,对用户需求孜孜不倦地研究和了解,才是百度成功之所在。

  明白了上述道理,百度将更懂得用户需求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这为进军日本市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消除了很多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