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叶PPT学员群为例

 百度处理     |      2021-11-30 19:21

  亓郝蛴盏级魃杓瞥浞郑踩胱匀唬荡浅浞帧4送猓颐且才抛愎欢嗟娜私『嫱衅眨杂没矸菹稚硭捣ò镏脊海岣吖郝蜃省?

  2.2.5.4 如何避免透支自己的社群能量

   如果你有了一个还不错的社群,大家向心力和口碑都不错,下面这些事情不要轻易做,做了很可能是透支你的社群能量,对此我们有7个建议。

   (1)不要给社群成员过高的期待,比如当年罗辑思维做会员制,提出“发罗利、收会费、组织一帮人要企业的钱”,这个设想是很好的,但是企业提供的罗利是有限的,罗辑思维的会员规模是庞大的,真正能抢到福利的人还是少数,有些人连续几次抢不到福利,就觉得社群福利是骗人的。其实并没有骗人,因为的确从概率上讲,是僧多粥少,难以平衡。

   (2)不要随便拉和社群文化价值观不合的人进群。运营社群的人都想做大,但是扩大规模也需要门槛,如果没有门槛,就会导致社群里面人鱼混杂,反而破坏了社群气氛。

   (3)不要频繁在社群里组织人情拉票这样的活动。社群里遇到合适的事情,组织大家点赞、帮忙、捐款或者拉票是可以的,运营得好还能创造更融洽的社群气氛。但是如果认为社群里大家关系好,就总想借助社群能量帮助社群里的其他人完成心愿,反而会消耗社群的能量。

   (4)不要为了活跃群气氛,就容忍几个人长期在群里聊天,甚至带偏了话题。当大多数群员不愿意参与群的聊天时,就意味着群能量出了问题,无法吸引大多数人参与。吸引可通过运营解决,而不是让几个人热闹去掩盖问题。

   (5)看到破坏群气氛的人和事要马上处理。社群里有人发广告,群员都看到了,但是群运营者因为忙,迟迟没有处理,这样大家就会对社群产生失望感,觉得运营者对社群没有上心。所以社群运营者工作压力很大,一个人要时常盯着群,甚至休息时间也得注意这些事情,缺乏责任心不行。我们提倡社群定期升级,尽量把精力放在核心成员,或者高价值成员,或者已经非常遵循社群文化的成员身上,对于管不过来的群直接解散就好。

   (6)不要舍不得给社群成员发红包。作为群主,经常给社群成员发红包是符合群众期待的,关键是要引导除了自己发,也要让社群成员都开心发红包的氛围。反过来说,社群也需要一定的商业化运营,否则群主亏了里子赚了面子,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7)不要频繁商业化推销。社群运营者自然也希望通过运营社群找到商业化变现的机遇,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社群里频繁发商业性质的商品连接、活动信息,甚至是所谓免费的推广信息,都会引起一部分群员的反感。

  CHAPTER 3 社群裂变:从线上小社群到线下大社群

  3.1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规模

   社群做规模不能着急,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大社群规模了,你至少先得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3.1.1 是否做好了扩大运营的人力准备

   你是否做好了人力、财力、物力准备,能够支撑社群快速复制?社群规模的扩张最大的瓶颈是运营人才难得,没有合适的运营人才,社群一旦规模扩大,会马上引起管理失控,运营口碑急剧下降。

   另外一点就是运营团队一大,管理成本就会增加,很多没有足够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去做运营,往往处理不好运营团队的内部冲突。比如PP琪企业内部打卡社群涵盖到了太平人寿的5万名同仁,其管理员团队十分庞大,正式管理员超过300人,试用管理员200人。这么大的社群,若靠自动自发会带来运营质量参差不齐;靠集中管理,没有一个组织机制保障,仅仅是通知几百个管理员的成本就非常高。

   大多社群的运营都是先慢后快,前期沉淀得越充分,后期爆发越稳固。比如秋叶PPT学员群,经过3年发展,我们也只是从运营1个群扩大到运营30个群。

   秋叶PPT真正保持活跃的群现在总体控制在6个,更多的群是有事就激活一下,平时不激活。有的人说为什么不搞大一点?社群不应该是覆盖几十万人才算牛吗?

   秋叶PPT团队当然愿意能把群扩大到20个甚至100个,问题是不能确定是否有胜任的专职人力来做好运营。6个活跃QQ群在秋叶PPT看来已经够大了,一个群可以装2000人,6个群容量破万人。1万个人管理起来已经很吃力了。更不用说运营过程中需要为群员服务,要答疑,要更新资料,要通知课程升级信息,要通报新课程上线信息,要解决群员个性化问题,服务工作量其实很大,我们没有足够的全职人员去激活30个大群,我们只在每个群成立的第一个月,搞一个高活跃度的21天训练营,然后进入低活跃度维护模式。

   如果找不到运营的人才,而且学员群不能变成付费模式的话,那么秋叶PPT学员群的规模就不能轻易做大。秋叶PPT社群现在的规模也是先找到一些核心小伙伴,让他们成为社群运营的内核,逐步作为社群种子用户加入后续社群,引导社群往良性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一步步做起来。

   以秋叶PPT学员群为例,先成立了“和秋叶一起学PPT1群”,在开放群之前,做了大量铺垫,使得群员的数量一下子就突破了300人。这也是秋叶PPT最活跃、重购率最高的群,因为这个群是当年课程一出现就立即毫不犹豫支持秋叶大叔的学员,这是真爱群。

   这个群也涌现了大量像@青春的天涯刀客这样优质的学员,被秋叶发现并且收入核心群,他们不但可以从学员转化为老师去答疑、互动、引导,后期还是秋叶系列课程的开发主力。

   每次从学员群中发现了新人,纳入核心群熏陶后,秋叶PPT团队发展他们成为下一个群的小助手。我们把认为有管理能力、可以培养一定的运营能力的新人带到新社群,将我们管理群的能力和我们学员群招生规模同步升级,绝不冒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储备,我们宁可慢点,确保现有社群可以达到一个基本的服务质量。

   所以在这一章,我们重点讲运营团队培养。

  3.1.2 是否已经形成了亚文化

   一个好社群,要形成一种群体沟通的亚文化,比如大家聊天的语气、表情包、互黑模式是否形成了内部人都理解的梗?

   任何组织想要持续存在必须形成一套有鲜明特征、打上自己烙印的文化体系。因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这是社群生命力的核心。

   以秋叶PPT学员群为例,先成立了“和秋叶一起学PPT1群”,等社群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后才开始启动第二个群的建设。通过内部小窗,转移了一部分老群员到二群,于是二群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规模,这样新人入群感觉就很好。然后老群员在群里,自然就把群里的自觉不刷屏、禁言文化传承下去,不需要我们过多干涉和引导。

   等第二个群快满的时候,我们就建设第三个群,然后交叉引入。后边的四群、五群、六群都以此类推。这样新老结合,让入群的人一开始就感觉加入了一个数量上人较多的群,形成在线学习抱团感,又借助老群员自然延伸过去的禁言文化,为群管理打好基础,群文化也自然得到复制。

   所以,“和秋叶一起学员1群”建立后,很快就通过交叉法的复制建立并管理2群、3群、4群、5群到现在的8群,每个群都是2000人的大群。虽然人数众多,但通过规范的运营,新老成员都可以快速认同群文化、遵守群规。

   现在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我们又允许买了新课程的老学员加入新群,一定程度上也复制了社群的文化。

   秋叶PPT核心群、学员群建立后,很快基于学习进展,鼓励核心小伙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立了读书笔记PPT群、轻松学图表研究可视化、每周一期一群人改一页PPT的群殴PPT等周边小群,核心成员如@秦阳基于个人影响力建立“秦友团”等亚文化群,这些都基于了秋叶PPT团队核心价值主张——爱学习、爱动手、爱分享。

   同样在知识IP大本营,我们每一期都优先邀请老营员继续留下,每一期都有50%的营员是老营员,他们很自然地把老群的聊天氛围、聊天气场带到了新群。这样,新人到了新群,很自然适应了老群的文化,被同化后就很容易适应社群的内部交流风格。一个社群的文化基因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