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培养合理的人力运营

 百度处理     |      2021-12-13 09:02

  到我的文章的可能;

   ③ 把这篇文章转发到微信群里面,又有一次被看到的可能。

   所以,经过3层连接之后,大大提高了这篇文章的曝光率。如果建群时已经考虑了分类,把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尽量集中在一起,通过群交流还能更好激发对分享群文章的阅读。

   而有了群,大家都乐意通过群分享获得信息,信息到达率显然可以大大提升。于是,基于某些共同兴趣或者价值观的“社群”雏形出现了。

   等有些运营者发现自己手上拥有了几百个甚至上千个500人的群,他们很自然喊出“社群经济”的口号,背后的本质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社群,而是手拥微信群的流量,想变现。一旦拥有了很多群,不管是不是社群,很多人就在想我该做点什么,让他们成为某种产品的用户,让我能挣一点销售收入?

   当每个微信公众号运营者都发现了这个提升微信阅读量的捷径时,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愿意分配多少时间给你取决于他对你的黏性,而黏性取决于你提供的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他就选择退出。

   建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一个经常灌水的群只会让人厌倦并退出。如何让群的价值提升保持黏性呢?——于是“群分享”开始流行了。

   请大咖、专家、名人来分享,而且是免费的——今天找一位北京的牛人,明天找一个上海的,后天找一个武汉的……如本书的作者秋叶在2015年就受邀做了41场线上群分享。

   显然通过这些名家影响力可以不断吸引新人关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扩充群的规模,有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干脆直接开始快速建群,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发展,在很短时间内号称建立了1000个群。以500个人一个群计算,覆盖中国多少人?50万人!——“我能覆盖中国50万人”,凭借这个概念,有的社群已经拿到了投资。

   因为这是“流量”啊。

   但这是真的吗?

   持续地分享就能留住用户?有足够多的群就能覆盖到足够多的人?弥补微信公众号关注度的下滑?

   如果你写文章,每次都几十万阅读量,却什么回报都没有,你会深深地怀疑你的努力,你这样坚持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每天写很好的文章,却一分钱挣不到?

   同样的困局一样会出现在群运营中,我维护了几百个群,到底我需要提供什么产品才能变现我的流量?“3个月沉寂”魔咒不仅仅存在于微信公众号,也存在于微信群运营。

   我们不过是用一种新鲜感挽留了一部分流失用户,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1.1.5 网上的那些学习训练营是社群吗

   绝大部分网上学习训练营都不是社群。

   我们认为大部分网上学习训练营是借助了社群运营方法的学员群,但是他们很难称为社群。表面上看起来,学员群和社群一样,有人在一起,有人组织学习活动,有机会认识自己认可的人,甚至有统一的对外形象口号等。但学员群依然不能简单等同于社群。

   线上的训练营学员和线下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绝大部分训练营并不积极创造学员之间连接,而在校园环境里,同学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建立深度连接,大家离开校园环境,依然可以保持一辈子的深度联系,并可以凭借校友这个连接再次聚会。为什么线下教育收费贵,就是因为线下教育的一大职能就是要创造同伴环境,创造同伴环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在目前的线下训练营模式里面,动辄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规模,这个规模远远大于班级组织规模,去系统创造营员彼此之间的连接,成本是非常高的。而目前网上收费训练营大部分学费很有限,缺乏经济基础支持。

   但有的训练营规模不大,收费合理,能培养合理的人力运营,通过运营活动鼓励网上学员彼此之间建立多维连接,创造“同桌”“小组长”“学习小分队”这样的小团队,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甚至鼓励学员从线上走到线下,建立强关系,从而逐渐演化成现有社群的一分子,或者成为现有社群的新成员来源,这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网上经常有一些扫码领福利的裂变式活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建立几百个群,每个群上百人,看起来能获得一大批对某个学习话题感兴趣的用户。

   有些建了50个群、500个群、1000个群的群运营者发现——群流量根本不能变现。这些用户群并没有真正的黏性,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被拉入群,只是被推销产品或者推广微信公众号,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对运营方反而产生抵触情绪,有了这种情绪,你更难谈变现了。

   上面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利用免费分享,通过完成朋友圈扩散任务进群的方式快速获得流量,然后通过流量去变现,这本质不是做社群,而是做渠道流量。

  1.1.6 微商群是社群吗

   有的微商群比学习训练营更接近社群。

   如果这个微商群是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之间的微商建立的群,大家在一起就是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分享,一起做各种事情,一起激励并完成各自的业绩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群成员慢慢熟悉,建立感情,经常做活动,那么这个群就是社群,还能持续运营很长一段时间。

   有的微商群隶属一个团队,一起推广共同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微商群规模可以做得很大,甚至号称几十万人的团队,并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分级传达系统,对外统一输出产品或品牌,对内统一输出各种培训,优秀成员之间还经常进行表彰,开展各种线上和线下活动,群之间有专人维护和管理,群成员之间也通过各种连接熟悉和认可,甚至有大量的见面机会。

   这样的微商群的本质是把企业的渠道分销商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在线管理,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或者是企业的渠道商组织结构实现网络化,可以对外打着社群的名义。但是我认为一个全员上下有目标,有激励、有考核、有淘汰、有培训的机构,你说它算社群还是算企业?我们的观点是它不算社群,算企业组织的一种新模式,社群应该是对绝大部分参与者而言,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

   当然这种微商企业组织也许是未来企业进化的一种类型——社群化企业。

  1.1.7 哪些人更有潜力做社群

   能够持续存在的社群,往往存在3个特点,要么是大家在一起产生极强的情感依赖,要么在一起极为快乐,要么在一起有现实的利益。

   从情感依赖角度,如宝妈、病友、情感创伤者等都愿意找有共同困惑或苦恼的人来彼此安慰和帮助。我们知道有很多失独家庭的社群,失独父母加入该群后会彼此深深理解对方的痛苦,从而建立分担对方痛苦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信任连接,成为好的社群运营基础。

   而像宝妈这样的群体,在社群里除了分享自己的苦恼,也可以晒娃点赞,还可以分享购物体验,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有情感依赖,还会有极大的快乐体验,所以宝妈很容易组织成社群。

   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很适合组织成社群。所有慢性病中有一个理念叫“同伴教育”,企业如果借助这个理念服务自己的客户或员工,建立社群是很好的。

   极为快乐的事情往往对应一个词——发烧友。基本上有发烧友的地方就有社群,无非是这个社群有了各种各样的别名,甚至在“社群”这个词流行之前,他们一直就是按社群的模式组织和运营的,而且运营得有声有色,早就实现了所谓的“社群经济”。在很多大企业,组织各种学习型社群的努力往往都会失败,但各种健身、减肥、运动的社群是不需要刻意组织的,群众自己就组织得有声有色。

   有利益的事情未必就是金钱回报,如考研的人就愿意组建一个圈子,共同激励坚持努力学习,这也是一种回报机制。当然,有的人建立商人俱乐部,这也是一种社群,大家在群里可以分享观点、交换信息、共享资源,这一种模式也是可以持续运营的。

   在企业中,可以围绕爱好和兴趣建群,如羽毛球群,可以长期维持。企业内部社群建设最大的“坑”就是围绕学习建社群,把员工的业余时间用于企业的业务培训,而不是兴趣连接上,这就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

   如果个人发现上面3种连接机会,就可以组织对应的人组建社群。现在有一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