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中所谓的“公众”,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的

 百度处理     |      2022-07-14 09:17
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
 
所谓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特点的表征。人的心理是不能直观的,它要通过人的外部行为来表现。但是行为特征不全是心理特征。某人具有走路瘸拐的行为特征,这可能是小时候爬树不当心跌坏了腿,也可能是患过小儿麻痹症,这就绝不是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所谓公众的心理特征,是公众心理特点的表征。这又牵涉到“公众”这一概念。公共关系中所谓的“公众”,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它既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因此,“公众”这一概念的内涵是确定的,但外延是不确定的。我们既不能把公众等同于“人”,也不能把公众等同于“个人”或“一部分人”(不能确切地划定到底是哪一部分人)。这就是说,关于“公众”这一概念,我们只能从质的方面加以把握,但不能从量的方面来确定它。“公众”概念的质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公众”概念的量则具有模糊性。到底谁是“公众”,第一取决于现实的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第二取决于公共关系主体的认识。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对于每一所小学和初中来说,该社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它的“公众”(现实的或潜在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学校对外只和上属教育局和学生的家长发生关系,它们的“公众”是很有限的。对这些学校来说,只有被感知到的公众才是公众。
 
解决公众的质和量之间的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性质上确认公众不等同于所有的人,而在研究公众特点的时候确认公众就是所有不同的人。只有在性质上确认公众不等同于所有的人,才能在公共关系实践中防止客体的泛化;只有在研究公众特点的时候确认公众就是所有不同的人,才能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所有具体的客体。对于云南的小学来说,黑龙江的农民一般不是它的客体;但这绝不能因此而说农民就不是公共关系的客体。任何人都必然是某种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因此任何人都是公众。
 
既然任何人都是公众,那么公众的心理特征也就是人的心理特征。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的主体,它不需要研究所有的人的心理特征;但作为一本从总体上论述公共关系心理的书,它要全面地论述人的心理特征。这样,就需要对人的心理特征也即公众的心理特征这一庞大的体系进行结构上的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析。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我们在第一章中曾讲到,公共关系的客体也有可能是个体的人。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说,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总是通过具体的人来进行的,具体的人也可能是个体的人,即个体的人作为一定公众的代表。美国的现任总统只有一个,他或者是共和党的代表,或者是民主党的代表,他代表自己所属的党执政,因此他又是美国公众的代表。作为公众的代表,他必然一方面反映他所代表的公众的共性的心理特性,一方面又反映他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样,个性心理特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众心理特征的一部分内容。换言之,个性心理特征是公众心理特征结构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在第一章中曾讲到,公共关系的客体可能是群体中的人。群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有一种重要的划分法,是按照群体存在的形式划分:群体是由若干人的互动关系作为存在形式的,叫做实际群体;群体是由一类人的共同特征作为存在形式的,叫做假设群体。一个班组或一个办公室的成员是一个实际群体;而我们平常讲的青年、老年、工人、农民,他们是假设群体。假设群体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但研究假设群体的意义不亚于研究实际群体。因为通过对假设群体的研究,可以认识和掌握各类社会成员的共同的特征,而这是研究实际群体无法做到的。我们要研究群体的心理特征,就要研究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这两种不同存在形式的群体的心理特征。
 
假设群体是以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作为划分的标准,也即以公众的社会角色来划分,这样,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就成为公众心理特征结构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公众心理特征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实际群体的心理特征。实际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群体都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而正式群体又构成公共关系主体的主干。公共关系学认为,主体内部的人也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即当一个正式群体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存在的时候,它的内部成员也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因此,研究公众的心理特征,不能不研究实际群体的心理特征。
 
公众心理特征所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的。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显示的是该类角色和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变换性和伸缩性;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每一个公众都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它们是统一的,又必然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是相对独立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三种心理特征在公众心理特征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打个比方来说,个性心理特征犹如印书的纸张,起着基础和底版的作用;角色心理特征犹如印在书上的字,起着附加和说明的作用;群体心理特征犹如书名和主题,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无论印什么书,都需要纸,纸是印书的材料,是书的物质基础,什么书都少不了;印在书上的字是附加上去的,是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又是可以抹去重印的;书名和主题使这本书的纸张和文字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这一本”书,而区别于其他的书。每一页纸犹如每个人的心理特征,纸张是个体的个性心理,文字是个体的角色心理,而书的主题虽然不能在每页纸上直观到,却能在这本书的纸上反映出来。
 
每一个比方都不可能非常确切。在上面这个比方中,个性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和角色心理特征的同类性就无法准确反映。好在我们这里打这个比方只是为了说明三种心理特征在心理特征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涉及其他的问题,因而在这个范围里也许还能自圆其说。
 
由于三种心理特征在公众心理特征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我们认为它们分属于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底层),是个性心理及其个性心理特征;第二层次(中层),是角色心理及其角色心理特征;第三层次(高层),是群体心理及其群体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特征最具有社会化的色彩,它表明个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因此,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来看,群体心理特征理所当然地处在心理特征结构中的最高位置;角色心理特征从生理角色的心理特征逐渐向社会角色的心理特征过渡,从单一的生理角色向生理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性过渡,因而角色心理特征处在心理特征结构的中层位置;而作为基础的个性心理特征则处在心理特征结构的底层位置。
 
当然,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绝不是发展到群体心理特征产生就达到了终点,它正体现在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自身的以及综合发展过程中。
 
提出“个体—角色—群体”这样三层次的公众心理特征结构,其更深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和一般系统论的整体观。由于不属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不再进一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