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教育用户才是好的呢?我们通过几个图

 百度处理     |      2021-10-31 22:46

  用户真的需要被教育吗

  在谈用户教育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一个核心问题,用户真的需要被教育吗?

  这个问题其实众说纷纭。每一位产品经理、每一位运营人员,甚至每一家公司,对此理解都不同。我的观点是:

  ·如果你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功能还是运营机制)符合用户的预期,那么用户是不需要被教育的。

  ·如果你的设计不符合用户的预期,并且你打算通过这些设计差异与竞争对手保留竞争优势,那么用户是需要被教育的。

  从这一点上说,用户是否需要教育,取决于你的设计。

  什么情形下需要教育用户

  在如下几种情况夏,你需要考虑对用户进行教育:

  · 产品大改版,很多功能发生了改变。运营人员必须让用户清晰地了解并适应这些改变。

  · 产品没有大改版,但增加了新功能,或在某些特性上有大的改进。运营人员必须让用户清晰地了解并爱上这些改进。

  · 产品未改变,但是运营端调整了机制、新增了活动。运营人员必须让用户清晰地了解并理解这些设定。

  · 新用户进入,产品设计可能和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有较大的区别,运营人员必须让用户清晰地了解并认可这些差异。

  · 老用户回归,产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营人员必须让用户清晰地了解并熟悉这些改动。

  除了以上五种情况之外,在其他情形下,运营人员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尝试用户教育,请注意我说的是“刻意”。

  而上述五种情况可以依托产品设计,遵循一定的逻辑展现给用户。所以,对于运营来说,更多的是想到这些场景并提出需求。当然,如果产品也能够同时提出这些需求,那是再好不过的。

  应该怎样教育用户

  既然说到了教育用户,那么怎样教育用户才是好的呢?我们通过几个图说明一下。

  图8–4

  资料来源:去哪吃App

  图8–4是去哪吃App的截图,长按那个“约”字按钮,你可以通过它和附近的人约定一起用餐。

  如果你未开启定位,按下按钮之后会出现这样的提示,如图8–5。当然,这个界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增加一个提示:“如何打开定位?”

  图8–5

  资料来源:去哪吃App

  图8–6是Passbook(一个苹果公司开发的应用,用于整合来自多类服务的票据)的截图,在用户的Passbook为空的时候,它是这样引导用户的。当然,此处大段文字的处理并不理想,但足以让我了解这个App可以帮忙管理凭证了。

  图8–6

  资料来源:Passbook App

  图8–7是饭本的截图,当某一条点评下面没有评论的时候,它是这样提醒用户的。当然,如果同时有一个箭头指向具体操作的位置,会更好,或者用户直接点击“暂时还没有评论”区域就弹出编辑文本界面,会更加完美。

  图8–7

  资料来源:饭本App

  图8–8是百度知道的截图,顶部的“签到”按钮及文案教育用户:每天点击这个按钮签到,就可以“+10财富值”,而“等你答”tab上的红点,会提醒用户这里有新的内容展示,如果你点击了,见图8–9。

  图8–8

  资料来源:百度知道

  你会发现,“我的任务”旁边有可领取的奖励,用户完全可以按照提示一直进行操作,简单明了。

  图8–9

  资料来源:百度知道

  图8–10是百度魔图的截图,2015年春节,百度魔图多了一个“帮你求红包”功能,用百度熊和一个“NEW”(新)的标签,教育用户“这是一个新的功能”。如果你点击了,请看图8–11。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和旗下产品的用户教育做得还不错。

  图8–10

  资料来源:百度魔图

  随手选的这几个例子,并非他们对用户的教育做得足够完美,但相比起你打开一个App时完全没有引导、没有提示、没有提醒、没有教程,只能靠你自己摸索的情况,这几个例子做得更加贴近用户。

  满意度无法通过运营进行衡量,但始终作为一个指标指导着运营工作。

  图8–11

  资料来源:百度魔图

  此时你应该会明白,为什么2015年春节支付宝红包设计的打地鼠游戏会被用户诟病,原因很简单:没有教育用户,更别提教育效果;用户操作与结果预期的差别太大。

  所以我们要明白,教育用户的目的是引导用户的预期,使其符合操作后应获得的反馈预期,这是管理用户满意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需要灵活应用、见缝插针。

  想一想

  你遇到过哪些产品,在教育用户方面做得很好或者很差?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了几个现象:

  · 智能手机用户中,超过半数用户的换机频率缩短至18个月。

  · 用户对手机App的依赖度显著提升。

  · 新App陷入“长尾困境”,难以传播和占据用户手机。

  那么,移动端的运营,究竟要怎么展开?

  流量,在哪?

  Web时代,不管是投资人还是运营者都十分关注流量,谁的网站流量高,谁的规模就大,谁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领跑者。而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事情似乎并不这么简单。

  如果说Web时代是聚合流量然后分发,App时代就是将零散流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