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微博负面     |      2021-09-23 15:16

  3)社会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社会各界统一协调行动,这个时候要做到众志成城,需要大众传媒在其间协调,这种协调作用“不仅表现在提供信息,激发受众情绪上,而且还表现在随着事态的进展,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做出自己的评价,并把这种评价渗透在对事实的报道中”。[15](4)舆论缓释。所谓舆论缓释,是新闻媒体为了保证组织和个人能将平时积聚的某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在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宣泄,使他们的观点和主张得以表达,以此达到缓解或者消除敌对或不满情绪的目的,从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群体的正常生活,维护既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舆论调控范式。[16]在突发事件中,人们都积聚了相当的紧张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将平时积累的不满等负面情绪激发出来,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大众传媒这个“社会排气阀”,将人们心里积压的情绪疏导释放出来,缓解社会紧张。

  (三)社会参与

  风险社会的特征决定了风险共担的局面,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冲击是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为了获得更加公平有效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共同应对。一方面,大众传媒能够提供社会普遍参与,平等对话的平台;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参与渠道和条件,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代言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普遍参与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1)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方面,如果我们的应急决策机制在这样一种普遍参与、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就能有效地吸纳民意当中的精粹部分,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民主参与的同时就是对职能部门的监督,能够保障公共权力的合理使用,从而增强决策的可行性。(2)增强人们对于应急决策后果的社会承受能力。当人们自己参与制定应急决策时,会在心理上产生“决策人效应”,到了需要面对决策后果的时候,就有了比较宽容和积极的心态,即便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也能够包容,并且积极地去消除。

  决策参与的好处除了群策群力能提高决策正确性之外,还能有效地提升社会对于决策后果的承受能力。凡事都是大家商量着办,一旦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至于怨声载道,而是继续共同商量如何解决。

  (四)舆论监督

  风险的背后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结,突发公共事件公正合理的解决,有赖于职能部门的恪尽职守和不偏不私。首先,面对突如其来的危害事件,公众对政府是非常依赖的,非常期待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带领大家摆脱困境。但是,没有监督就没有信任,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在有效监督的基础上的。大众传媒此时就要担负起公众的托付,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在巩固传媒自身公信力的同时也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从而营造出一个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来促进危机的有效解决。

  注释

  [1]赵廷彦、赵江华:《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概念的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第64页。

  [2]蒋劲松:《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民主与科学》2006年第3期,第19—20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5]同上,第19页。

  [6]同上,第24页。

  [7]陈新民、张华:《我国内地媒介事件研究述评》,《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第2期,第121页。

  [8][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9]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10][美]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学术对谈)》,《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9期(2009),第4页。

  [11]同上,第5—6页。

  [12]杜建华、马翠华:《风险视域下突发事件传媒应对机制建设——基于吉登斯风险分类理论的视角》,《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0页。

  [1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第1页。

  [14]宗志勇、邓吉林:《探索国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动员新模式》,《现代商业》2008年第23期,第120页。

  [15]冯薇:《析大众传媒协调社会功能的重要性》,《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9卷,第109页。

  [16]谈悠:《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缓释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7卷,第33页。

  第三节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若干特征

  一方面,3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大趋势为微博的便捷和及时提供了技术土壤;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步入由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突发公共事件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