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话题推动的过程中引领话题的发展

 微博负面     |      2021-10-10 21:44

  是没有动机的。2.应对更多地是由环境和文化的可变因素决定的,表现则主要取决于机体的状态。由此可以推出,表现和深层性格结构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所谓投射试验可以更确切地称为‘表现性’试验。3.应对多半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表现几乎总是非学得的释放性的或不受抑制的。4.应对更容易被控制(更容易压抑,约束、阻止、受文化移入的影响),表现则往往是不受控制甚至是不可控制的。5.应对的目的通常在引起环境的变化并且常常如愿,表现则没有任何目的,假如它引起了环境变化,那是无意的。6.应对特别表现为手段行为,其目的是满足需要或消除威胁。表现则往往就是目的本身。7.典型的应对行为是有意识的(虽然它可能成为无意识的),表现则更经常地表现为无意识的。8.应对需要作出努力,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需费力。艺术表现当然是一个特殊的、处于两者之间的例子,因为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到自然流畅,富于表现,要想放松则只要尝试一下就可以了。”同上书,第152页。

  [6]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缔元信(万瑞数据):《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2010年8月。

  [7]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8]http://hi.baidu.com/edward_llOl040123/blog/item/13ede7093fcdfl83d1581bae.html.转引自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页。

  [9][澳]格雷姆?特纳著:《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导言第7页。

  [10]谌洪果:《什么才是真相》,《民主与科学》2008年第5期。

  [11]http://yuqing.people.com.cn/GB/210108/226474/index.html.

  [12]展江:《微博让滥用权力者难以藏身》,《网络舆情》2011年第60期。

  [13]陈潭:《网络时代的微博问政》,《网络舆情》2011年第57期。

  [1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1页。

  [15][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琴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16][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89页。

  [17][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19]参见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5页。

  [20][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第1页。

  [21][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22]郑也夫:《沙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183页。

  第二节微博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

  当今世界正在被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及其带来的传播革命所改变。就中国而言,正如大家亲身感受到的,微博无疑是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媒体。因为参与的全民性,微博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缩影,所以,对微博的科学研究对应着社会科学的传统领域,也应该是综合的和全方位的。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微博传播展开了多学科的研究,笔者查阅了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微博研究的文献,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中最集中的学科有新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

  一、关于微博现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微博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是微博研究的大宗,集中了最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被新闻机构和政府部门所采纳,基本上停留在学者们的自娱自乐。

  关于微博现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旨在分析其传播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和传播行为的自觉程度,研究传播法律法规政策对微博传播行为的制约作用,研究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与其传播的互动关系,研究微博传播的媒介环境和微博用户应采取的传播策略,试图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而揭示其传播学规律。

  《人民论坛》曾以《失控的微博》为总题,组织文章对微博传播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其中,刘海龙(2012)撰文认为,微博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传播技术之一。微博舆论场的诸多问题,终究要依赖现实问题的解决。赋予微博过多功能或对微博言论过度紧张以至压制其表达都选错了对象。[1]陶文昭(2012)则认为,网络意见领袖分布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之中,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他们是批评者,也是建设者。一个成熟的社会,要能容纳他们,而不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2]

  殷俊等(2012)认为,微博能在评论、围观的动态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作出判断,在话题推动的过程中引领话题的发展,改变话题的方向,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对一件事情形成强烈的高压状态,直接影响舆论的走向,改变舆论的传播格局,对我国社会的舆情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重点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微博舆论生成演变的初步规律,认为微博舆论已在塑造我国新的舆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