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促销目标评估来说

 知乎负面     |      2021-11-12 19:59

  次贷危机的持续性影响,国内经济大环境向下走低,年度销售任务经三次调低后,仍出现了较大的销售缺口。为了冲刺年度任务,预计投入了650万元的费用,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渠道+终端”的联合促销活动,但最后只实现了5395万元的销售结果,相比上期销售结果,整体增长仅3.67%。

   更可怕的是,花费650万元实现的3.67%的销售增长,有2.88%的增长,即153万是由于同年5月一次价格调整而促成的;也就是说,只有0.86%的增长即45万元是促销因素促成的。

   这就是常说的双因素分析方法,具体的演算结果如下:2007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的销售数据与促销期2008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进行价格和销量的分析,过程如下:

   q1p1/q0p0=q1p0/q0p0×q1p1/q1p0

   q1p1-q0p0=(q1p0-q1p1)+(q1p1-q1p0)

   即103.76%=100.86%×102.88%

   1977136.67=451513.72+1525622.95

   备注:q0是上期销量,q1是当期销量,p0是上期价格,p1是当期价格。

   这是一种用数据来评估促销的典型思维,也让我们重新反思应该如何看待促销。当发现促销没有想象那么好的时候,对待促销可能就会更加慎重一些。

   我们不讨论促销形式孰优孰劣,只是从数据角度,理清哪种促销形式更有价值。

   (一)是买三送一还是买满即减

   在日常促销中,经常看到买满800元立减200元,或买三送一的促销手段,有人认为这两种促销方式是一样的,其实细细一算,发现两者差别明显。

   以某商品200元为例,满800元立减200元的活动消费者付出600元获得了4单的商品,买三送一与满800立减200的区别如下:

   第一,由于商品本身价格是包含利润部分的。如果商品成本100元,利润100元,买三送一的实际折扣是86折,而满800立减200的折扣是75折。这个账一目了然,所谓二者在促销方式一样纯属“糊涂官判糊涂案”。

   第二,促销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取现金而减少库存。买三送一的实际折损是商品,也就是减少的库存,而满800立减200折损的是白花花的现金。这和促销的实际目的背道而驰。

   (二)如何控制赠品促销的费用,或者说赠品选择越贵越好吗

   促销经费不够,是经常碰到的事情,很多人以为赠品越值钱,消费者越喜欢,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赠品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才会大。

   比如,促销活动如果面对的是家庭主妇,与其送她一块99元的手表,不如送65元的10公斤大米;如果是老年人群,送65元的10公斤大米,不如送49元的按摩坐垫;如果是青年人群,送49元的按摩坐垫,不如送20元的魔音耳机;如果是儿童人群,送20元的魔音耳机,不如送10元的梦幻陀螺。

   这里想表述的是,当促销费用不够时,首先想到的不该是增加费用,而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到底在面向谁做促销?

   第二,真的送了他(她)喜欢的东西吗?

   第三,有没有更便宜的替代品?

   促销,本来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三)促销是不是只能降价

   网上曾有一个经典段子:一烟民去买烟,烟18元1包,忘带火机,便让老板送个1元的,老板不肯,烟民只好买了一个,然后愤愤而去。又一个烟民来买烟,老板长了心眼,香烟卖20元一包,送打火机一个,烟民很高兴,以为占了便宜,喜滋滋地离开。

   很多人认为,这个例子揭示的道理是:消费者不是喜欢商品卖得便宜,而是喜欢占便宜。但它的另一面蕴含的道理是:认为促销仅仅只有降价,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比如在渠道促销时,有时采用逆向促销的方法,提前三个月发布涨价信息,对畅销品或者战略产品进行促销,并提供渠道商备货的理由,很好地驳倒了这种错误看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同样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但对利润的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

   以价格100元的商品为例,利润25元,正常销量100台。商家认为涨价5%或降价5%,都带来10%的销量变化,请问从利润控制的角度,商家应该是涨价还是降价?

   这是很典型的变价促销计算,根据“变价盈亏平衡点=调价幅度额/新单品毛利”公式,要保持促销前后的利润不变,实际的销量变化分别是:涨价5%,销量下降只要保持在16.67%以内即可;而降价5%,销量上涨的幅度必须保持在25%以上。假设10%的销量变化,涨价反而是更好的促销策略,如表6-1所示。

   表6-1涨价或降价5%,对销量变化的实际影响

   当然,案例中提到的涨价选择,前提是商品利润偏低,一味地选择降价只会把自己逼到一个更狭小的空间,最后只能自行了断。如果没有涨价思维,促销的路子会越走越窄。当然,这不是鼓励先涨价后打折的做法,只是提醒很多时候做促销,确实没有找到让经销商、消费者都感到满意的平衡点。

  第二节促销计划的销量目标从何而来

   如前文所述,促销的量化从始至终贯穿在促销计划过程中,从目标的导出到结果的评估,都有一整套量化指标,只是不注意,或不愿意注意而已。

   从促销目标评估来说,一般将促销分为三大类:一是盈利促销,二是亏本促销,三是不亏本促销。三类促销的销量目标,因为性质的差异,目标导出的方式、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盈利促销的原理是基于盈亏平衡的理论,亏本促销的原理则是复利累积,不亏本促销其实是盈利促销的变种,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盈利促销

   在实际促销中,涉及各类费用的支出,所以促销应用到每一个实际场景时,公式都存在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盈利促销公式的变化,都是基于以下这个基本公式而进行的演变:

   赚钱的临界值=-单品投入变化值/新单品毛利

   赚钱的临界值:为了维持原有利润额,销量需要变化的比例。

   单品投入变化值:促销中需要投入的费用,包括降价、物料费用、场地费用、临促人员费用、销货成本的变化等。

   新单品毛利:分摊投入费用后的单品毛利。

   例如,某单品原价500元,毛利280元,月销量可以达到10000台,为迎接元旦春节的消费高潮,公司制订了一份针对单品的促销计划,以加大该款产品在市场的冲击力度,促销期为期一个月,单品只售399元,为保证促销前后公司的盈利总额不发生变化,此次销量目标应设立多少合适?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降价促销盈亏平衡的计算,按照“赚钱的临界值=-单品投入变化值/新单品毛利”公式,将各项指标用数字列出来,带入公式得到最终结果:

   单品投入变化值:降价101元

   新单品毛利:毛利280元-101元=179元

   利用公式,测出赚钱的临界值=-(-101)/179=56.42%

   因此销量要提升56.42%,即促销的目标销量要从10000台提升到15642台,方能保证企业促销前后的利润总额保持一致。

   如果此次促销计划需要增加宣传费用和物料费用10000元,要保持促销前后的利润总额一致,该企业的促销目标定为多少合适?

   同样参考基础公式,但是在每项拆分的时候需要稍作调整。

   单品投入变化值:降价101元,投入10000元推广费分摊到原销量上,每台分摊1元的推广费用,单品投入变化值为1元-(-101元)=102元

   新单品毛利:280元-102元=178元

   利用公式,测出赚钱的临界值=1-(-101)/178=57.3%

   因此如果增加10000元推广费用的话,促销目标销量就要从15642台调整到15730台,即增加了88台的销售目标。

   涉及其他费用投入的话,如人员工资、固定费用分摊都可以按比例,对照以上方法进行计算和参照。

  二、亏本促销

   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亏本促销就是以低于成本方式处理存货,既然是处理存货,销售总目标就是处理目前存货总量,这关键在于确定处理价格和处理库存的时间节点。在某种程度上,价格高低与处理时间成正比关系,价格越高,处理时间越长,价格越低,处理时间越短。如何平衡价格和时间点的关系呢?复利累计的公式就是解决在某一折扣价格时,在确定的现金增值能力前提下,如果复利累计的总额超过原价格,坚持原价格就没有意义。换言之,及时地采取降价行动就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