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月×日

 知乎负面     |      2021-11-01 22:58

  使用者见证,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来称赞产品;

  跟你的竞争者做比较,逐一解释为什么你的产品更胜一筹;

  如果有相应的研究证明产品的优质,那就写进文案;

  增加企业的信赖度,比如强调企业的历史、销售额、已经取得的成绩,等等。

  第四步,要求实际购买。从消费者知道一个产品到决定采取购买行动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假如你有明确的信息(包括优惠、额外的益处、产品访问地址等)可以给出,那就应该放进文案中。文案应该提供行动的“钩子”,引出人们接下来的行动,让人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应该怎么做。

  比如,你可以在文案末尾,适时给出具体详实的信息,呼吁消费者迅速采取行动。

  记住:不是随意写一句

  ◆ 拨打我们的电话

  ◆ 访问我们的网站和公众号

  而是给出详细的指引,比如:

  ◆ 点击文章末尾××处,进入官网查看×××

  ◆ 扫一扫××图标,立刻获取××信息

  告诉用户行动之后的“好处”,明确一些,再明确一些。

  不要绕圈子。“戳进去有神秘好礼相送”,在无法权衡行动时间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没几个人会真的戳进去看。要将行动之后会看到什么、得到什么,直白、清晰地告诉用户。

  你还可以在文案里直接给出解决方案。

  社会心理学家霍华德·莱文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说服一组耶鲁大学的学生去注射破伤风疫苗。在第一次实验中,他分发了一本小册子,以夸张的语言解释了破伤风的危险性和打预防针的重要性,并配以非常恐怖的破伤风患者照片。

  但是一个月后,只有3%的学生去校医院接受了疫苗注射。于是第二次实验中,莱文瑟在小册子上附了一张校园地图,他在校医院大楼处画了一个圈,列出了打预防针的具体时间安排。结果,去接受注射的比例升至28%。

  毫无疑问,看过小册子的学生都明白破伤风的害处,但促使他们行动的,不是这些恐怖的信息,而是一张地图和时间安排表,详尽地建议他们把注射疫苗一事合理地安排进自己的生活。

  “钩子”还可以这样制造:让文案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试想,当你打开超市的冰箱,看着琳琅满目的饮料,不知如何选择时,这些印着歌词(文案)的可乐,就会成为最吸引你的一种产品:你甚至会将每罐可乐都拿起来看一遍,然后买下印着你最喜欢的歌词的那一罐。

  等一下,你买的究竟是可乐,还是歌词(文案)?

  发现没有,这些文案直接引出了购买行为。可想而知,将它们印在海报上,发布在社交平台上,或者以其他形式出现,都不如直接印在产品上有效。

  记住大师伯恩巴克的教导:“产品,产品,产品。”文案必须指向产品,而且必须时刻指向产品。假如你试图先把文案写得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然后再提产品,那就晚了。读者会在兴趣消失之后转身离去。

  要把产品的信息融入每一句文案里,或者,干脆让它们合二为一。

  还记得2014年支付宝“十年账单”的刷屏吗?

  200×年×月×日,

  注册了支付宝

  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200×年×月×日

  在淘宝的第一次

  花了××元

  人生之路,剁手起步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朋友圈分享十年账单?是为了晒这些俏皮又讨喜的文案,还是为了晒自己花了多少钱?恐怕引发用户分享欲望的,两个因素兼而有之。当文案和产品融为一体时,从文案诉求到用户使用(购买)产品之间的“鸿沟”,就消失了。因为读文案和使用产品,是一回事。

  那些具备更大说服力和推动力的文案,往往是因为找到了正确的“钩子”,比如,找到了更精确的沟通对象。

  看看这则微信文案:

  ◆ 九月,中秋之夜

  ◆ 江边、明月、秋夜

  ◆ 虽然在南方感受不到一叶落而知秋的境界

  ◆ 但秋的气息终归是随风而来

  ◆ 每每想起小时候

  ◆ 一家人摆着月饼

  ◆ 吃着至今让我想起来就皱眉的“五仁馅”

  ◆ 但在父母怀中乱窜的我无忧无虑

  ◆ 当初向往自由生活

  ◆ 如今却备感怀念父母的唠叨和苛责

  ◆ 爸、妈,想和你们一起

  ◆ 看那轮月亮

  ◆ 大城市的灯火依旧阑珊

  ◆ 家乡的那座小城依然沉寂

  ◆ 一秋、一江、一月、一夜

  ◆ 九月,中秋之夜

  主题是想表现“关爱在异乡打拼的人”,但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完全无法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文案中的第一人称“我”,本来的作用应该是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但从头到尾读下来,看不出“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形象太模糊了,很难让人产生认同和共鸣。

  之所以塑造不出一个清晰的“我”的形象,是因为文案没有找到精确的沟通对象。“我”是谁,取决于文案要沟通的对象是谁。这篇文案如果将沟通对象聚焦为某一个在异乡打拼、中秋节回不了家的人,就能够写成这样:

  ◆ 100元一张的车票不贵,

  ◆ 但3倍的加班工资,够我半个月的薪水。

  ◆ 电话里,

  ◆ 我对父母说,车票不好买,可能回不去了。

  ◆ 父母说,好好工作,找个周末的机会回来。

  ◆ 3天的假期不短,

  ◆ 但桌上的工作却已堆积如山。

  ◆ 电话里,

  ◆ 我对父母说,假期太短,下次有长假再回去。

  ◆ 父母说好好工作,要照顾好身体。

  ◆ 其实,你的谎言父母都懂。

  ◆ 偶尔,你也该读懂父母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