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冷处理是指在企业遭遇危机事件时,采取冷静、冷淡、冷处理的策略来应对,不与媒体、公众和相关方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互动。虽然冷处理可能在短期内减少公众关注度,但这种方式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加剧危机。
有效的危机公关处理应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积极、主动、时效性、冷静、真实性、负责和弹性等。例如,积极原则要求企业有责任积极地调查、了解、分析、判断、决策,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并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支持与理解。同时,真实性和负责的原则也要求企业在危机中勇于承担责任,公开真相,防止流言扩散,影响组织形象。

对于危机公关冷处理,通常不建议企业采取直接甩锅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会加剧公众的不满和失望。相反,企业可以通过道歉认错等方式来展示诚意,降低危机等级。当然,具体的危机公关策略应根据危机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以碧桂园项目事故频发的危机公关处理为例,虽然碧桂园试图通过媒体见面会回应质疑,但由于其处理方式不当,如未进行深入的道歉和调查,反而加剧了危机。因此,企业在危机公关处理中应吸取教训,遵循基本原则,采取恰当的策略,以有效地应对危机。
总的来说,危机公关冷处理并非一种理想的危机应对策略。在危机发生时,企业应积极、主动、冷静地应对,遵循真实性、负责和弹性等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危机的影响,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